19个孩子的“传奇妈妈”阿尼帕

本文转自:广西日报

19个孩子的“传奇妈妈”阿尼帕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覃文武 文/图

“传奇妈妈”阿尼帕·阿力马洪。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覃文武 文/图

尽管85岁了,她的眼神依然那么清澈,脸上留着岁月的皱褶,却绽放着慈爱和幸福的笑容。

眼前的维吾尔族老人,正是“传奇妈妈”阿尼帕·阿力马洪,4个民族19个孩子的母亲。这些孩子当中,有她和丈夫阿比包收养的汉、回、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的10个孤儿。她用无私的爱撑起一个大家庭,让人深切感受到超越民族、超越血缘的爱。

近日,记者跟随“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天山南北唱新歌”集中采访团,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青河县阿尼帕妈妈教育基地访问。基地分为上下两层,共320.75平方米。一楼为阿尼帕的生活居住场所,二楼为“全国道德模范——阿尼帕妈妈教育基地”的展厅。

家里一口直径1.2米的大铁锅,默默讲述着这个大家庭的传奇。

1939年,阿尼帕出生于蒙古国,父亲是新疆喀什人。后来,阿尼帕跟随父亲迁回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青河镇,嫁给了阿比包。

不料,父母双亲相继离世,她带着6个未成年的弟弟妹妹,又当姐又当妈。

1963年春天,阿尼帕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邻居有一对夫妻先后离世,留下3个未成年的孩子没人管,阿尼帕将孩子接回了自己家。

1977年的一天,饥寒交迫的回族小女孩哈比扎在街头流浪,被阿尼帕领回了家。之后,得知哈比扎还有3个兄妹,也经常在外流浪讨饭,阿尼帕把他们迎进家门:“以后这里就是你们的家了。”

1989年,汉族村民金学军和妻子相继去世后,留下3个孩子,阿尼帕又把三兄妹带回了家。

“阿尼帕说,哪怕门口来了一只流浪的鸡或羊,也不能让它们饿着。何况他们还是孩子,无论如何也要养活他们。”邻居库拉尼达·萨勒木告诉记者。

为了抚养10名孤儿以及自己生育的孩子,阿尼帕白天捡麦子、清洗羊下水,晚上给孩子做衣服鞋子。丈夫阿比包白天在铸造厂抡大锤,晚上到砖窑里打土坯。没想到铸造厂倒闭,他又去当放牧员,白天上山放羊,晚上负责宰羊。

“父母即便辛苦,也不让我们兄弟姐妹挨饿、辍学,互助互爱,把不同民族19个儿女的心凝聚在一起。”阿尼帕的小女儿迪丽拜尔·阿比包说。

“我这里不分民族,都是我的孩子。”阿尼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周边的各民族兄弟姐妹也一直接济我们,衣服鞋子都往家里送,帮助我们渡过了艰难的时期。现在生活好了,更要保持民族团结的传统,有困难大家互相拉一把。”

二楼展厅,一张183人的全家福尤为引人注目。这张照片是在2009年,孩子们从全国各地赶来庆祝阿尼帕70岁生日时拍下的,让人们共同见证了母爱的伟大。

如今,这个家四代同堂,加上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的女婿、儿媳,全家共有6个民族200多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民族团结大家庭。

二十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阿尼帕和丈夫阿比包住在一间土坯房里,养育了这些孩子。2012年,为弘扬阿尼帕的先进事迹,青河县委、县政府在阿尼帕家原有的宅基地上,投入150多万元建设了全疆首个以人名命名的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和全国道德模范示范基地。

父母的无私大爱深深地影响着孩子们。一家人乐善好施,积极帮助有困难的人。大女儿卡丽玛·阿比包将一位面临困境的女孩接到家中一起生活,直至孩子考上大学,成家立业。

阿尼帕先后获得诸多荣誉,其中获得全国性荣誉为感动中国2009年度人物、2011年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助人为乐模范、全国文明家庭、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她的事迹被拍成电影《真爱》。2020年7月,阿尼帕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不是亲骨肉,但都是她的孩子,她展开羽翼,撑起他们的天空。风霜饥寒,全都挡住;清贫苦累,一肩担当。在她的家里,水浓过了血,善良超越了亲情。泉水最清,母爱最真!”这段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颁奖词,至今仍在阿勒泰广袤的大地上激荡。

发布于:北京

上一篇:叫“老公”已经过时了,现在最流行这3种称呼方式
下一篇:婆媳撕破脸,到底谁吃亏?10年前后差距明显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