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南昌舰 情续英雄城

转自:中国国防报

第二代南昌舰机电长、南昌舰军事主题公园负责人杨双峰——

缘起南昌舰 情续英雄城

在江西省南昌市赣江西岸水面,停靠着退役的第二代南昌舰,舷号“163”。如今,这艘舰被打造为军事主题公园,成为英雄城独特的地标。从航行大洋到退役继续发挥“余热”,一个身影一直陪伴——他,就是第二代南昌舰机电长、退役军人杨双峰。

“大家看,这门舰炮在多次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它见证着咱们海军的英勇无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6周年前夕,南昌舰主题公园举办多种庆祝活动,在退役南昌舰甲板上,主题公园负责人杨双峰为参观游客讲述他的“老战友”的经历,游客们不时发出惊叹。

杨双峰与南昌舰于2004年结缘。那年建军节,在某驱逐舰支队工作的杨双峰,被调到南昌舰负责动力保障和安全工作。这一天,杨双峰印象尤为深刻,“八一建军节,是我们军人的节日,这天,我结识了我最‘亲密’的战友!”

因工作调动,杨双峰离开南昌舰两年多时间,但很快,他们再次重逢。2010年,杨双峰回到南昌舰服役,与舰船朝夕相伴。

一次训练中,南昌舰后机舱燃油管路破裂。杨双峰沉着指挥关闭破损管路,和战友一起迅速应对,及时化解了危机,守护了舰艇和战友安全。

2016年,在海上服役34年的南昌舰在大连正式退役。退役那天,看着军旗从舰艏旗杆顶端徐徐降下,杨双峰眼眶通红。当晚,他彻夜难眠,脑海里满是在舰上的点点滴滴。

退役仪式结束,杨双峰与战友护送南昌舰去南昌。一路上,他们从大连南下,跨越2000余公里,途经6个省市,遭遇了3次台风,历时一个多月,终于将南昌舰安全护送到南昌。

杨双峰告诉记者,作为南昌舰最后一任机电长,选择同南昌舰一同退役,继续为南昌舰服务,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心理斗争。

彼时,杨双峰在大连有了自己的小家,小孩也在大连读书,家里人并不理解他的决定。而如果继续留在部队,他将有机会调入机关,离家人也更近了。

“南昌舰需要我。”杨双峰说,他了解到当地要将南昌舰打造为军事主题公园,决定去南昌,继续陪伴南昌舰,负责南昌舰后续的维护与运营工作。

2017年8月1日,南昌舰主题公园向公众开放。杨双峰带领团队在舰上为游客做讲解服务,并进行日常维护保养。

“我们不仅要让游客看到南昌舰的威武之姿,更要让他们了解南昌舰背后的故事。”肩负使命,杨双峰为一批又一批游客讲述舰艇在执行一次次任务中的惊险经历。每年寒暑假,他和同事组织开展“小水兵”军事冬令营和夏令营活动,带领青少年体验水兵生活,开展缆绳作业、旗语通信、海军知识竞答等,丰富青少年的海洋知识。

他说,络绎不绝的游客让他感到欣慰,也使得他更有动力继续陪着这位无言的“战友”,让更多人了解人民海军。

这些年来,杨双峰走进学校、社区,担任国防教育“课外辅导员”,为居民和学生展示南昌舰的照片和模型,分享自己在舰上的故事。“我们英雄城的儿女,骨子里就有保家卫国的热血,希望有更多有志青年听了我的讲述后,去扛枪保卫祖国。”杨双峰说。

杨双峰还紧跟时代步伐,结合VR、AI等技术打造南昌舰主题公园数字沉浸式视觉体验项目,增强游客的参与感与互动感。在他的努力下,南昌舰主题公园入选江西省国防教育基地。

令杨双峰欣喜的是,参观南昌舰的人群中,有一位正在第三代南昌舰上服役的大学生士兵。

“上中学时参观南昌舰,听到杨双峰护送南昌舰‘回家’后,还说服家人,举家从东北搬迁到了南昌,让我不禁想了解,南昌舰究竟有什么魔力?”已跟随南昌舰执行多次任务的下士胡嘉豪回忆,杨双峰的故事推开了他对南昌舰的探索之门。他每月雷打不动到报刊亭等候最新一期《舰船知识》杂志,课余时间浏览军事网站寻觅南昌舰的踪影……

胡嘉豪渐渐读懂“南昌舰”背后的非凡意义:“‘南昌’,是传承也是起航。每一代南昌舰,都承载着人民海军开拓创新、向海图强的神圣使命。”后来,他在填报入伍志愿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海军。

南昌人来到南昌舰,用青春续写英雄舰荣光;南昌舰舰员远赴千里来到南昌,在英雄城继续默默奉献付出。经历不同的他们,共同奏响了舰市同心,共续荣光的协奏曲。

如今,杨双峰还是和过去那样,每天都要仔细检查舰上的设施设备。他希望曾在南昌舰服役过的官兵来探望时,能看到南昌舰熟悉的容颜;当游客前来参观时,可以感受到南昌舰当年驰骋于海上的飒爽英姿。

“南昌舰是我最亲密的‘战友’,我将用余生去守护它。”韶华易逝,昔日的战士已不再年轻,杨双峰抬起右手,朝着静静停在港口的钢铁巨舰,敬了一个标准军礼。

(仇美欣、本报记者  郭冬明)

责任编辑:潘   娣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