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找你借钱,不管借不借,一定要先问这3句话,聪明人都懂(必看)

上了年纪,最怕什么?

不是体检报告上的异常指标,也不是跳广场舞占不到好位置,而是亲戚朋友开口借钱。

上周二早晨,我去菜市场买菠菜,遇见对门的王婶。

她拉着我的胳膊,愁容满面:“他大姑,你得帮我拿个主意,我家那口子的表弟又来借钱了……”

这情形让我想起去年自家的事——老伴将攒了三年的养老钱借给发小,结果那笔钱杳无音信,害得我们老两口半夜辗转难眠。

一、先问用途:不是查岗,是关心

王婶说,她表弟声称要开奶茶店,可她前天路过他租的住处,推开门满地外卖盒,根本不像正经创业的样子。

我轻拍她的手背:“您不妨直接问清楚,这笔钱具体打算怎么用?租店面还是买设备?如果有合同或发票,不妨拿来一起看看。”

结果那表弟支支吾吾,只说“钱都投在装修上了”,却拿不出任何凭证。

王婶顿时急了:“你骗我也就罢了,连亲妈都不肯说实话?”

表弟红着脸离开后,王婶对我说:“多亏你提醒,要不然这些养老钱可真就打水漂了。

这让我联想到邻居李姨的事。

去年,院里陈叔说孙子要交补习费,李姨请他在老槐树下坐下,细细问道:“是哪一科?哪个培训机构?老师有资质吗?”

陈叔被问得冒汗,最后才坦白:“其实是孙女想报舞蹈班。”

李姨当即收回银行卡:“孩子学舞蹈容易半途而废,这钱我不能借。”

问清用途,不是不信任,而是既对彼此负责,也给关系留余地。

如果真是治病救急,理当尽力帮忙;如果是投资经营,不妨一起评估是否稳妥;若只为了消费享受,则不如婉言相劝。

二、再问办法:并非推托,而是共同想办法

上月,我儿子来电话说:“爸,我电动车坏了,修车要两千,您能转我吗?”

我正吃早饭,头也没抬:“巷口就有修车铺,怎么不先去问问?”

他嘟囔着:“我着急上班……”

我放下馒头:“你去问问价格,超过一百块的我报销,一百以内你自己解决。”

结果他下楼一问,换块刹车片才八十元,自己就处理好了。

这件事让我想起对门赵大爷。

去年他孙子考研,要两万元报培训班。

赵大爷没直接给钱,而是带孙子去市图书馆:“你看,这自习室一天才十元,考研资料旧书摊上五元一本。”

那孩子真没报班,每天去图书馆复习,最终考上了研究生,还特地来给赵大爷报喜。

我们应该理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

遇到亲友困难,不必急着掏钱,可以先温和地问一句:“除了借钱,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医疗缺钱可以帮忙查医保政策,上学困难可以了解助学贷款,装修超支不妨建议分阶段进行。

有时候帮助出主意,比直接给钱更有用。

三、商量偿还:不是计较,而是珍视情谊

社区张姐的经历最让人唏嘘。

她借给闺蜜五万元买房,没打借条,也没约定还款日期。

后来闺蜜查出胃癌,医药费负担沉重。

张姐去要钱,对方哭着说真还不上。

两位老姐妹坐在医院长廊里相对落泪。

我去看张姐时,她握着我的手说:“早知道这样,我真该当初就问清楚‘如果还不上怎么办’。”

如今两人见面都躲着走,几十年感情就这么淡了。

这件事也提醒了我。

上月儿子要借三万开餐馆,我没立即答应,而是带他去茶馆认真谈:“如果你将来还不上,有什么打算?准备打工还是卖车?”

他红着脸保证:“每月从工资里扣两千,直到还清。”

我点头:“那行,咱们立个字据,按月准时还。”

不要认为写借条、谈归就会伤感情。真到了关键时刻,白纸黑字反而能避免许多矛盾。

小钱可以立个字据,大钱最好去做公证,约定分期偿还更能减轻对方压力。

明白的账目,才能让情谊更长久。

四、借“智”胜过借钱,情谊比金钱更重

上个月社区组织“银发智囊团”,邀我担任组长。

几个老人坐在一起,帮邻居出谋划策。

前几天,3号楼的老李来找我们,说他儿子结婚差十万彩礼。

大家商量后建议:旧房简单装修作婚房,找亲友凑一部分,其余申请小额贷款。

老李听完豁然开朗:“我刚才还想着借高利贷,幸亏来问你们!”

如今他儿子顺利办完婚礼,还特地送来水果感谢。

老话说:“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

帮人要帮在点子上,不是看自己有多少可借,而是能帮对方想出多少办法。

钱是死的,人是活的。

最后几句话

周六买菜时又遇见王婶。

她拎着排骨,笑盈盈地说:“他大姑,那表弟来道歉了,说以后不乱借钱了。这儿有几个土鸡蛋,您拿回去尝尝。”

我接过鸡蛋,闻到淡淡的腥甜味,心里也跟着暖起来。

人这一辈子,图的是什么?不过就是踏实心安,身边有几个知冷知热的人。

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情感才是最重要的。

但情感也需有分寸,该问的要问,该立的规矩要立。

真正的朋友不怕谈钱,怕的是不谈钱而最后伤了感情。

送大家三句话,也是我的体会:

问用途不是小气,是对彼此负责

帮想办法比直接给钱更贴心

立规矩不是生分,是为让情谊更长久

愿大家都能成为通达而温暖的老人,既有雪中送炭的热忱,也有明辨是非的智慧。

这样,晚年生活才能踏实而舒心。

发布于:浙江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