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比侃冲刺港股IPO:毛利率骤降18.7% 前五大客户贡献74%收入引担忧

业务结构失衡:城市治理收入暴增2821倍毛利率仅20.6%

诺比侃专注于AI和数字孪生技术在交通、能源及城市治理领域的应用,提供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2.32亿元(同比+24.7%),但业务结构呈现显著失衡:

值得警惕的是,拉动增长的城市治理业务毛利率仅20.6%,显著低于交通业务(85.2%),直接拉低整体盈利水平。同时,硬件采购成本从2024年的5123万元飙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5908万元,同比激增15.3%,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

营收增长24.7%依赖低毛利业务 结构失衡隐忧

公司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18.7%,但2025年上半年增长质量存疑,主要依赖低毛利业务拉动:

期间 总收入(万元) 同比增速 交通业务占比 能源业务占比 城市治理占比
2022 25,262 - 40.0% 36.6% 23.4%
2023 36,370 44.0% 30.5% 39.0% 30.5%
2024 40,264 10.7% 52.0% 43.3% 4.7%
2025H1 23,157 24.7% 30.7% 12.0% 57.3%

数据来源:招股书概要-历史财务资料概要

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长主要由城市治理业务贡献,而该业务新增项目平均合同金额仅217万元,较2024年下降42%,呈现“小单化”趋势,收入可持续性存疑。

综合毛利率创三年新低 能源业务骤降19.8个百分点拖累

2025年上半年综合毛利率同比大幅下降18.7个百分点至39.2%,创三年新低。分业务看,能源和城市治理双双重挫:

业务线 2024H1毛利率 2025H1毛利率 变动幅度
交通解决方案 89.1% 85.2% -3.9pct
能源解决方案 40.4% 20.6% -19.8pct
城市治理 40.4% 20.6% -19.8pct
整体 57.9% 39.2% -18.7pct

数据来源:招股书概要-毛利及毛利率

能源业务毛利率“腰斩”是主因,从40.4%骤降至20.6%;而占比超五成的城市治理业务毛利率仅20.6%,进一步拉低整体盈利。交通业务虽维持85.2%的高毛利,但收入占比下降削弱其支撑作用。

净利率同比降9.9个百分点 成本激增挤压利润空间

毛利率下滑叠加成本激增,导致净利率同步恶化。2025年上半年净利率17.4%,较2024年同期的27.3%下降9.9个百分点。核心原因是技术服务定制化开发项目增加,配套服务采购成本同比激增2231%至2231万元,直接侵蚀利润。

净利润增速已呈现下滑趋势:2022-2024年净利润年复合增长35.2%,但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4008万元,同比下降18.1%,盈利动能明显减弱。

前五大客户贡献74%收入 单一客户依赖度超五成

客户集中风险尤为突出。2025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户贡献收入1.72亿元,占总营收74.2%,其中第一大客户(城市治理领域)贡献1.16亿元,占比高达50.2%。

历史数据显示,公司客户依赖度呈波动上升趋势:2022年前五大客户占比61.1%,2023年升至85.9%,2024年回落至66.6%,2025年上半年再度攀升至74.2%。大客户依赖不仅削弱议价能力,若核心客户订单流失,将直接导致业绩断崖式下滑。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83.5% 核心组件断供风险高

供应商集中度同步高企,供应链安全面临挑战。2025年上半年,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1.32亿元,占总采购83.5%,其中最大供应商采购占比61.5%,核心硬件组件高度依赖单一来源。

更值得警惕的是关联交易风险:公司向供应商A既采购硬件(2023年采购额4870万元),又提供技术服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670万元),交易定价公允性缺乏独立验证,存在利益输送隐忧。

应收账款周转373天 现金流错配加剧偿债压力

公司现金流健康度持续恶化。截至2025年6月末,贸易应收款达4.75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11.5%,周转天数从2024年的352天增至373天,远超行业平均的120-180天。

尽管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从-4005万元转为8440万元,但主要依赖应付账款激增(同比增352%),短期偿债压力加大。账龄分析显示,1年以上应收账款占比20.7%,其中3年以上达3670万元,减值风险高企,2025年上半年已计提减值损失1022万元。

研发投入占比降至9.8% 技术迭代风险凸显

作为AI技术公司,研发投入不足可能丧失核心竞争力。公司研发费用从2022年的4449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5956万元,年复合增长率15.8%,但研发占比从17.6%降至14.8%,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9.8%,显著低于行业18-25%的平均水平。

核心技术NBK-INTARI平台依赖创始人团队开发,研发人员薪酬低于行业均值,存在人才流失风险。在AI技术快速迭代的背景下,研发投入不足或导致技术落后,加剧市场竞争劣势。

管理层薪酬增速超利润 治理结构存隐忧

核心管理层薪酬增长显著快于业绩增速。2024年执行董事总薪酬达312万元,较2022年的158万元增长97.5%,同期净利润增长82.7%,薪酬增速跑赢利润。2025年上半年执行董事薪酬139.5万元,按此推算全年达279万元,仍处高位。

股权结构高度集中,实际控制人廖峪通过直接及间接方式持股超50%,可能导致决策缺乏制衡,存在利益向管理层倾斜的风险。

六大风险交织:盈利下滑/客户集中/现金流承压

公司面临多重风险叠加,经营稳定性堪忧:

  1. 盈利下滑风险:低毛利的城市治理业务占比上升,毛利率净利率双降趋势未止;
  2. 客户集中风险:单一客户依赖度超五成,订单流失可能导致业绩骤降;
  3. 现金流风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拉长,应付账款激增掩盖现金流缺口;
  4. 技术迭代风险:研发投入不足,AI行业竞争激烈或致技术落后;
  5. 供应商依赖风险:核心组件采购集中,最大供应商占比61.5%,断供风险高;
  6. 政策合规风险:数据安全法及AI监管加强,合规成本增加可能进一步挤压利润。

市场份额不足2% 行业排名落后竞争优势微弱

同业对比显示公司竞争优势不明显。根据灼识咨询数据:

市场份额不足2%,且业务结构向低毛利领域倾斜,长期竞争力存疑。

高增长难掩多重隐忧 投资者需警惕估值泡沫

诺比侃2025年上半年24.7%的营收增长,表面光鲜实则依赖低毛利、高风险的城市治理业务爆发,且客户供应商“双高”集中、毛利率骤降、现金流错配、研发投入不足等问题已逐渐显现。

在港股AI板块估值分化的背景下,公司需以更透明的治理结构和更稳健的盈利模式证明价值。投资者应审慎评估其真实盈利能力,警惕高增长掩盖下的业绩波动及估值泡沫风险,建议充分了解风险因素后再做投资决策。

(注:本文数据均来自诺比侃人工智能科技(成都)股份有限公司招股书,分析基于公开信息,不构成投资建议。)

点击查看公告原文>>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