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财务数据冰火两重天:净利润反弹与毛利率下滑并存
核心财务数据冰火两重天:净利润反弹与毛利率下滑并存
苏州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山精密”)冲刺港股IPO的招股书显示,公司财务表现呈现显著分化:2022年至2024年净利润连续下滑,累计降幅达54.2%,2025年上半年却同比反弹35.7%;与此同时,毛利率从2022年的16.1%持续降至2024年的11.5%,三年下滑4.6个百分点,盈利稳定性面临严峻考验。
净利润先抑后扬:2024年腰斩后2025上半年反弹35.7%
财务数据显示,公司净利润在2022-2024年经历“三连降”,2024年同比锐减44.8%,两年累计下滑54.2%,但2025年上半年出现显著反弹。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7.5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5.59亿元增长35.7%,不过仍未恢复至2022年同期水平(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约11.84亿元)。
从净利率看,2022年至2024年从7.5%降至3.0%,2025年上半年回升至4.5%,但仍低于2022年水平。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仅增长1.97%,净利润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增速,招股书解释为“硬板及软硬结合板收入增长及LCD模组利润率提升”,但这一改善的可持续性存疑。
| 指标 | 2022年(亿元) | 2023年(亿元) | 2024年(亿元) | 2025年上半年(亿元) | 2025上半年同比增幅 |
|---|---|---|---|---|---|
| 营业收入 | 315.80 | 336.51 | 367.70 | 169.55 | 1.97% |
| 净利润 | 23.68 | 19.65 | 10.85 | 7.59 | 35.7% |
| 毛利率 | 16.1% | 13.9% | 11.5% | 13.1% | 0.7个百分点 |
| 净利率 | 7.5% | 5.8% | 3.0% | 4.5% | 1.1个百分点 |
毛利率三连降后小幅回升:精密组件业务利润率近乎腰斩
公司毛利率从2022年的16.1%持续下滑至2024年的11.5%,2025年上半年虽回升至13.1%,但较2022年仍低3个百分点。分产品看,核心业务板块盈利能力分化显著:
招股书坦言,毛利率下滑主要由于“通信设备组件及LED显示产品亏损增加”,而2025年上半年回升依赖“LCD模组利润率提升”,但该业务2024年毛利率仅2.2%,改善空间有限。
业务结构深度解析:PCB独大与触控显示模组快速增长
营收增长放缓至个位数:PCB业务贡献超六成收入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从315.8亿元增至367.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8.1%,但增速逐年放缓:2023年同比增长6.6%,2024年增长9.3%,2025年上半年仅增长1.97%。分业务看,PCB业务为绝对主力,2024年收入248.0亿元,占总营收67.4%;触控显示模组成为第二增长曲线,2024年收入63.7亿元,同比增长31.0%,占比从2022年的10.7%提升至17.3%,主要依赖收购苏州晶端并表。
| 业务板块 | 2022年收入(亿元) | 2023年收入(亿元) | 2024年收入(亿元) | 2024年同比增速 | 2024年营收占比 |
|---|---|---|---|---|---|
| PCB业务 | 218.2 | 232.6 | 248.0 | 6.6% | 67.4% |
| 精密组件 | 45.5 | 41.6 | 45.4 | 9.1% | 12.3% |
| 触控显示模组 | 34.0 | 48.6 | 63.7 | 31.0% | 17.3% |
| 其他业务 | 18.1 | 13.7 | 10.6 | -22.6% | 3.0% |
海外收入占比77.7%:美国市场贡献近半营收
公司高度依赖海外市场,2025年上半年中国内地以外收入占比达77.7%,其中美国市场贡献46.6%的营收。招股书提示,国际贸易摩擦、关税政策变化(如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及地缘政治冲突可能对供应链及盈利能力造成重大不利影响。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83.2%,美国市场占比51.5%,尽管2025年上半年略有下降,但仍处于高位。
客户与供应链风险:前五大客户贡献超六成收入 最大客户占比44.8%
客户集中度高企:单一客户依赖度远超行业警戒线
招股书数据显示,公司客户集中度持续处于高位,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66.8%、73.5%、71.0%及66.0%,远超30%的行业安全线。其中最大客户(客户A,一家全球领先消费电子公司)收入占比分别为51.6%、55.8%、51.3%及44.8%,尽管2025年上半年略有下降,但仍接近45%。
| 期间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 | 最大客户收入占比 | 行业平均客户集中度 |
|---|---|---|---|
| 2022年 | 66.8% | 51.6% | 28.5% |
| 2023年 | 73.5% | 55.8% | 29.2% |
| 2024年 | 71.0% | 51.3% | 29.8% |
| 2025年上半年 | 66.0% | 44.8% | 30.1% |
这种高度依赖意味着,若核心客户因市场竞争、战略调整或合作关系变化减少订单,公司营收将面临断崖式下滑风险。招股书未披露与该核心客户的合作期限及续约条款,增加了经营不确定性。
供应商依赖大宗商品:原材料占成本75%以上
供应链端,公司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2024年原材料占生产成本比例达75.6%,其中铜箔、树脂等大宗商品占比超50%。2022年至2024年,铜价波动幅度达28.3%,直接影响PCB业务利润率。存货周转天数从2022年的86天降至2024年的69天,但2025年上半年又回升至77天,显示库存管理压力加大,存货跌价风险上升。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袁氏家族控制超三成投票权 管理层薪酬与业绩背离
家族控股风险:袁氏家族持股33.26%形成绝对控制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实控人袁永刚、袁永峰兄弟及父亲袁富根通过直接及间接方式合计控制33.26%投票权,为最大股东集团。若本次H股发行完成,袁氏家族持股比例仍将保持绝对控制地位。招股书提示,股权集中可能导致“决策偏离中小股东利益”,存在通过关联交易、资产处置等方式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风险。
管理层薪酬与业绩下滑反差:核心高管薪酬超300万元
2024年公司董事薪酬总额2496万元,其中袁永刚、袁永峰薪酬分别为337.7万元、317.3万元,较2023年基本持平。但同期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44.8%,形成薪酬与业绩的明显反差。更值得关注的是,部分董监高存在股权质押:袁永刚质押6.16%股份,袁永峰质押3.43%股份,若股价下跌可能触发平仓风险,影响公司股权稳定性。
风险因素深度剖析:五大核心风险威胁持续经营
盈利可持续性存疑:毛利率下滑与低毛利业务扩张
公司毛利率连续三年下滑,2024年降至11.5%,较2022年下降4.6个百分点。低毛利的通信设备组件业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8.3%提升至2024年的9.7%,而高毛利的软板业务占比从35.2%降至32.8%,产品结构恶化加剧盈利压力。精密组件业务毛利率仅7.8%,已接近盈亏平衡点,若行业竞争加剧或原材料涨价,该业务可能陷入亏损。
商誉减值风险高企:20.77亿元商誉或成“定时炸弹”
截至2024年末,公司商誉账面价值20.7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7.8%,主要来自收购索尔斯光电、GMD及苏州晶端等公司。2022年至2024年,公司累计计提商誉减值1.34亿元,其中2024年计提8522万元。商誉减值测试显示,若核心子公司收入增长率或营业利润率下降0.5%,可收回金额将减少7000万-7500万元,减值风险仍未完全释放。
流动性危机隐忧:流动比率0.79低于安全线
公司短期偿债压力突出,2024年末流动比率0.79、速动比率0.51,均低于1的安全水平,流动资产(215.6亿元)与流动负债(273.2亿元)存在57.6亿元缺口。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达105.95亿元,占流动负债38.8%,对供应商账期依赖度上升。2024年利息覆盖率仅2.76倍,低于行业平均的4.5倍,利息偿付能力较弱。
地缘政治与环保合规双重压力
海外收入占比高叠加环保政策趋严,公司面临双重外部风险:一方面,美国市场收入占比超45%,若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或出口管制加强,将直接影响订单交付;另一方面,公司生产涉及重金属排放,2024年范围1碳排放同比激增98.1%,若环保标准提升,合规成本将显著增加。招股书显示,2024年环保投入1.2亿元,较2022年增长45%,但仍可能无法满足未来政策要求。
同业对比:毛利率显著低于行业龙头 成本控制能力待提升
根据灼识咨询数据,2024年公司为全球第三大PCB供应商(市占率4.8%)、第二大软板供应商(23.8%),但盈利能力显著落后于同行:
| 指标 | 东山精密(2024) | 全球PCB龙头企业 | 国内同行平均 |
|---|---|---|---|
| 毛利率 | 11.5% | 18.2% | 15.3% |
| 净利率 | 3.0% | 8.7% | 5.2% |
| 研发费用率 | 3.4% | 5.8% | 4.6% |
| 资产负债率 | 58.6% | 42.3% | 48.5% |
公司毛利率较全球龙头低6.7个百分点,反映成本控制能力和产品附加值不足;研发投入不足导致技术壁垒低,在高端PCB市场竞争力弱于中国台湾及美国竞争对手。
结论:短期反弹难掩长期隐忧 投资者需警惕三大不确定性
东山精密作为全球PCB及光模块领域重要参与者,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反弹显示一定韧性,但其核心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毛利率三连降反映产品竞争力下滑,客户集中度过高放大经营风险,家族控股与管理层薪酬问题暴露治理缺陷。投资者需重点关注三大不确定性:一是净利润反弹是否依赖非经常性损益(招股书未披露2025年上半年扣非数据),二是核心客户合作稳定性,三是海外业务地缘政治风险。在全球电子行业需求疲软背景下,公司盈利改善的可持续性存疑,建议投资者审慎评估其投资价值。
(数据来源:苏州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港股IPO招股书)
点击查看公告原文>>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