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三联生活实验室
在文艺青年通货膨胀的今天,在社交媒体上搜索文艺男,颇有全网避雷的趋势。
“本以为和文艺男能开启一段日剧纯爱,结果发现自己匹配的CP类型是《再见爱人4》里的留几手。前半生是高学历豆瓣大V,后半生把婚姻经营得岌岌可危。对别人的困境分析得头头是道,到自己的婚姻问题立马开启诡辩模式,他能懂全世界的悲喜,却唯独不懂你。”
过去人们对文艺男的想象,是身上自带文艺忧郁气质的李健、张亚东,仿佛和他们在一起,能随时开启一场诗情画意的《花束般的恋爱》。
他们就像凭空出世的纯爱战神,“第一次约会不会问你的存款和家底,只想跟你分享自留的书单和电影。不会俗套地带你逛完街吃高级晚餐,而是跟你边压马路,边聊法国新浪潮。”
“印象里他们文化涵养很高,可以对一切都娓娓道来,跟他们出去旅游就像雇了个专家导览。当别的男人跟你吹嘘自己年薪百万时,他们只聊意识流电影和北欧小众乐队,眼里还带着光。”
在社交平台上,文艺男往往有出一种疏离感。“头像不是萨特、加缪就是伍迪艾伦,朋友圈各种闻所未闻的书影音,个性签名一般是法语的,拍照滤镜喜欢用黑白的,总给人一种生人勿近的感觉。”
但如今,文艺男在婚恋市场上竟被频频避雷,以至于有人说和文艺男谈恋爱就像喝了一杯劣质威士忌,初尝新鲜,但越喝越觉得苦涩难以下咽。原本期待的“纯爱”,没想到却是“纯累”。
从纯爱战神到纯爱地狱,文艺男成了相亲市场最新的一批滞销品。
在相亲市场上,文艺男的人设确实不算出挑,“论存款不如金融男,论家底不如体制内,在线下需要社交的场合,经常因为太I而根本无法在人群中注意到他。”
文艺男很少用文艺来标榜自己。在朋友圈里,他们是那个每天喝手冲,爱听小众音乐,极其注重生活品质的高质量男人。他们没事就在朋友圈里问,“今晚小西天的电影票,临时有事随缘送,谁有空?”久而久之,成了大家眼里“比较文艺的那个男的”。
有人觉得这样太装了,但经常喝手冲的小李解释道,自己去咖啡店并不是在装破碎,“只是因为咖啡厅里有wifi,充电也不收费,还可以赖着待一天罢了。”
普通相亲的约会流程一般是在高档餐厅吃饭,然后看电影逛街二选一,但文艺男因为兜里没什么钱,他们的约会地点通常是性价比之选。
“美术馆和独立书店是首选,其次是免费的博物馆。偶尔也会带女孩压一天马路,从伍迪艾伦聊到木心先生,企图从这种灵魂探讨中,让暧昧的氛围徐徐升温。”
很多人会诟病文艺男身上的“自由散漫”,但不少约会过文艺男的女孩觉得,“这种没有目的极致P人属性,恰恰是文艺男最大的魅力。”
在大厂上班的小丽交了个文艺男友之后,感觉精神状态好了不少,“因为他们对生活没啥规划,所以对你也没啥要求,在公司惦记着各种指标和KPI,下班回家他问你要不要一起坐在窗边听雨。”
做活动策划的沪漂Pika之前没想过自己会谈一个文艺男,“对方是办活动认识的外包摄像,当天工作特别琐碎,因为太焦虑就在角落里自闭了一会。他在旁边看到之后让我别着急,然后给我传了一个文件夹,我一打开,里面全是他用胶片在各个地方拍过的树,心一下就静下来了。”
“以前在老家相亲的时候,跟别人说我喜欢看《重庆森林》,对方都很敷衍,笑笑说'挺好的,王菲在里面挺好看的。’跟他见面之后我们聊了好久这部电影,后来杜可风来上海开展他还多给我买了张票。”
虽然文艺男远看人均淡人,但恰恰是这种朦胧感最吸引人揭开幕布。有人凑近了解文艺男之后更上头了,“他们竟由内而外透露出一股好嫁风。”
“本以为文艺男的家,会像老港片一般昏暗不羁。结果去了发现,在他合租来的15平次卧里,却拥有一台唱片机、一个手冲壶、一把吉他、一个滑板、以及数盆二手绿植。”
“初次去他的房子,甚至觉得很舒服很温馨,虽然吉他弹得很一般,但坐在地毯上一起唱歌的时候,还以为自己是侯麦电影的女主角。当时心想谈个文艺男也不亏,混得好了以后是李健,混不好在家提供一点情绪价值也不错。”
不少女孩在约会初期,都会被文艺男身上的“纯爱感”吸引。但随着约会后期越来越频繁地交流,对方的魅力值便逐渐开始下降。
北漂Linda刚开始和文艺男交往的时候,甚至觉得有点自卑,“彼此思想深度差距太大了,他们看上去精通哲学,对电影有深入见解。他们会跟你讲解CCD和胶片机的差别,讨论黑胶唱片和网易云音色的不同。还会在不经意间,吐露出'他人即地狱'这种听上去很高深的人生见解。”
为了不让自己显得太无知,每次对方提到的电影她都会回家补习,直到发现“他对每部电影的理解,都和豆瓣影评top1一模一样,即便是少量freestyle,也能在某文学bot和木鱼水心的视频里找到原文。”
在鄙视链云集的文艺圈,你很难猜测哪句话会触碰到文艺男的逆鳞。
“约会初期在朋友圈随便转了一首歌,他说不入流,我反驳说他平时听的摇滚也没见得多入流,他气得半小时没回消息,最后突然发来了一张图,上面写着:我可以死,但摇滚不死。”
比起会说漂亮话的金融男,和有求必应的男大,文艺男因为太爱较真,以至于很多时候和他吵起架来,特别像一场无休止的游击战。
“你跟他谈大厂员工加班,他跟你谈马克思主义和自有阶级,你跟他谈存在与虚无,他跟你谈黑人问题。你谈实际他就会谈抽象,你谈抽象他只会更抽象。也不知道是真的想说服我,还是纯纯炫耀自己的文艺储备库。”
在深入了解文艺男之后,有些女孩彻底祛魅了。“交往了两年,每年三月份他记不住我的生日,却能准时在3月1号录制视频,用蹩脚的技术弹唱一首《米店》,来祭奠他的青春。”
有人以为自己找到了灵魂伴侣,殊不知他是所有人的灵魂伴侣,“他说自己是导演,需要一些生活的新鲜感,后来看他微博小号才知道,是忘不了前女友在脚踏两只船。”
一些女孩在约会过不同文艺男之后得出结论:“他们的爱情犹如纸上谈兵,可以陪你聊艺术聊到天亮,但不会陪你做饭、打扫、去医院;可以陪你听音乐会,陪你看展、逛美术馆,但从来不明说你俩到底是什么关系。”
在一起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沪漂Pika印证了这段话。她真的喜欢上了交往的文艺男,并开始思考未来,“每天下班回家一起做饭,一起看电影,感觉这就是幻想的婚后生活。但当我问对方想不想结婚的时候,他突然很丧气,问我为什么聊这些。”
她这才明白,“原来文艺男的自由散漫、没有计划,其中也包括不计划和她的未来,大家心照不宣不聊婚姻、房车、家庭,是因为从没想过要开启下一步。”
ENDING:
年轻时喜欢搞文艺的王哥说,“如今身边最靠谱的一批文艺男,都是回归家庭,泯然众人矣的类型。”
“大家自嘲自己从文艺青年,变成了文艺老登。长枪短炮的作用变成了周末茶余饭后去公园观鸟,拍拍老街。至于长焦短焦如何构图,用CCD还是理光,老婆根本不在乎,她只想让我把腿给拍长一点。”
“说到底,文艺男也不过是一个喜欢文学艺术的普通男的罢了,至于能在相亲市场上开启新一轮滞销,这事你也怪不着海明威和村上春树。毕竟当你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的时候,是发自内心热爱,还是单纯享受小姑娘眼里的崇拜,只有你自己心里清楚。”